2010/1/17

原廠藥學名藥 選哪種藥好?

******************************************************************************

「醫師,可以開好一點的藥給我嗎?」吃藥民眾都想知道用哪種藥,可以好得快?原廠藥、學名藥孰優孰劣,是民眾心中的大疑惑。就連專業的藥師都有不同見解,再加入了健保價格因素後,問題更形複雜。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藥劑部主任陳昭姿表示,當原廠藥過了專利保護期後,其他藥廠就可仿製同成分的學名藥,而衛生署即以BA(生體可用率)及BE(生體相等性)為審核標準,只要通過審核,就即發上市許可執照。

她強調,BA是以學名藥的數據換算而得,比較沒問題。BE則是和原廠藥的血中濃度等數據相比,比的是有用的藥效,但這些學名藥摻加的賦形劑等成分,則是各家商業機密,難以從數據中看出優劣。

藥改會理事長余萬能說,除了BA/BE之外,還有藥物動力學也有差異,賦型劑和製程步驟,都會影響藥物在人體中發揮作用的時間。



本土製藥品質穩定 也有人只愛原廠藥



不可否認,許多人都認為學名藥不如原廠藥。但曾任衛生署藥政處副處長的余萬能替國內藥廠平反。他說,他相信,國內本土大藥廠製作的藥品品質穩定,與原廠藥幾乎不分軒輊。但也確有管理不當的小藥廠,這些良莠不齊的藥廠,拖累了本土藥廠的好名聲。



國人所用的藥品,每十個有七個半是學名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認為,醫療院所採購年度用藥時,往往鎖定價格較低的學名藥,是健保制度下的必然結果,在什麼都要「吃到飽」的健保制度下,能省則省已成風氣,因此在面對同成分的藥物時,採購的當然是低價的學名藥。



洪建德自己偏愛原廠藥,他說,在為糖尿病患開列降血糖藥時,堅持選用原廠藥。他說,糖尿病是致命性很高的疾病,血糖是否控制穩定至關重要,因此他要求年輕患者一定要把糖化血色素控制在5.8以下。然而,這個數值已趨近於低血糖,一個不小心即可能危及生命,此時用藥的穩定性就相當重要,而這也是他堅持採用原廠藥的原因。

2010/1/16

逾六成輕熟女錯過抗老時機 醫師:25歲後肌膚加速老化


**********************************************

知名保養品牌聖克萊爾日前公布一項調查,高達六成的輕熟女錯過關鍵的抗老時機,直到驚覺細紋、暗沉、鬆弛已發生時,才開始亡羊補牢,非常可惜。醫師提醒,25歲開始就是進行抗老保養的關鍵時刻,肌膚的老化急速下滑,逐漸失去彈性與韌性,因此不要自恃年輕而讓肌膚「自由發展」,最好能做到均衡保養,才不會老得快。





聖克萊爾品牌經理游立羽指出,普遍女性保養都只做到了保濕與美白,其實是不夠的,25歲後肌膚維持青春的能力大為降低,光是建立肌膚屏障的重要成分-角鯊烯一年就會減少1%,肌膚內其他必要成份也日漸縮減,因此更需要均衡保養,除了保濕與淨白,最好還能補充各種抗氧、修復、緊緻、撫紋成分,給肌膚最完整的呵護。


游立羽特別推薦聖克萊爾新推出的Y18全效修護霜,只要一瓶就能全面補充抗氧、修復、緊緻、撫紋、保濕與淨白成分,能延緩肌膚老化,並以7+1的升級概念,加倍添加了修護七大歲月痕跡的成份含量、獨家淨白配方、有效抗氧成分、各種維生素礦物群與全新修護成分-角鯊烯呵護肌膚屏障等,且質地清爽好吸收,更適合東方膚質,不像許多歐美系的保養品,過於油膩,不用擔心使用後會長痘痘。





這款產品甫一推出,就受到國內美妝業界的關注,榮獲Fashion Guide”優選”評鑑、牛爾的愛美網史上最高評分,今年1月10日自由時報的7款精華霜實測報告中,經試用者21天使用與專業儀器檢測,Y18全效修護霜勇奪”冠軍”。










聖克萊爾為促進女性積極保養肌膚,特別推出了好康抽獎活動,只要上活動官方網頁(http://s2.misa.com.tw/wellcare2009)填寫自己的護膚經驗,就有機會得到一年份的高檔保養品,免費諮詢專線0800-666-639。即日起至1月27日,也推出4.6折的限時優惠組合,至聖克萊爾官網、或全省屈臣氏購買「超全效修護天后組」原價1260元,特惠價580元,現省680元,組合內含FG優選-Y18全效修護霜(定價680元)與FG特優-全效賦活眼膜5對(定價580元) 。

檢查視網膜 提早20年發現失智症

〔編譯張沛元、記者魏怡嘉/綜合報導〕英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顯示,未來中年人可能只需要做簡單的眼部檢查,最快就能在病症出現的二十年之前,提早發現未來是否會罹患阿滋海默症與其他疾病。這項簡單又廉價的技術,最快可望在三、五年內成為例行眼部檢查之一。此一研究結果已刊載於「細胞死亡與疾病」期刊。






視網膜細胞為腦部的延伸





這項眼部檢查之所以能提早發現未來是否會罹病,在於視網膜其實是腦部的延伸,而視網膜的垂死細胞與腦部細胞死亡有直接關聯,因此在利用螢光染劑讓視網膜垂死細胞呈現後,就能了解腦部細胞是否出現初期死亡跡象。視網膜細胞通常在阿滋海默症症狀變得明顯的十到二十年前開始死亡。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與阿滋海默症有關的視網膜細胞死亡的獨特模式。截至目前為止診斷正確率達百分之百。





該技術已進行老鼠實驗,人體實驗尚在籌畫,首批病患實驗預定今年稍後展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團隊對於將該技術運用於人類身上深表樂觀。





該研究主撰稿人、倫敦大學學院眼科研究中心研究員柯瑞迪洛說,很少人知道,視網膜雖然很薄,但卻是腦部的延伸;未來只要到市區找驗光師檢查視力就能了解腦部情況,是絕對可能的發生的事,「我希望(民眾)五年內就能上商業區(找驗光師)篩檢阿滋海默症。」





此外,這項技術還有助於研發阿滋海默症治療法,即時得知腦部對新療法的反應。科學家目前在研究阿滋海默症患者腦部活動時,主要仰賴昂貴的核磁共振(MRI)掃描與死後解剖。柯瑞迪洛說,目前針對神經退化疾病之治療的研究所面臨的最大障礙,在於缺乏一種可以直接評估大腦對新療法有何反應的技術──但這項檢查眼部技術可望克服此一困難。





神經科醫師:理論上可行





台北榮總周邊神經科主任蔡清標表示,眼睛大腦在胚胎時期是由大腦突出的構造物,因此視神經被視為腦的一部分,而視神經的末梢就是視網膜細胞,利用螢光標記看視網膜細胞的受損及死亡的速度,來判斷大腦的細胞退化、死亡速度,就像是利用一扇窗戶看到整個屋子的內部。





蔡清標指出,利用視網膜細胞來判斷大腦的細胞退化,理論上是可行的,但目前為動物實驗,距離到人體還有一段很長的路。





阿滋海默症是腦細胞進行性的退化疾病,目前無藥可醫。

2010/1/11

病都能防?養生保健最怕有偏執觀

到醫學中心看心臟病的患者常愛向醫生探聽「吃什麼可以軟化血管?」振興醫院心臟中心主任魏崢對此表示,目前連可以「軟化」血管的藥物都沒有,更遑論食物;人體血管硬化成因9成與遺傳基因有關。






魏崢昨日在洪鈞培文教基金會公益講座中表示,養生就怕「什麼病都能預防」這類偏執的觀念,拼命運動、切實忌口,「自我感覺良好」的人照樣血管硬化的大有人在,因為血管硬化9成是遺傳基因作祟,這類患者若太過自信,而完全不做檢查;一旦疾病嚴重發作,再緊急治療,就算能活下來,也去掉半條命。





魏崢強調,不少民眾誤認為藥物、食物有助軟化血管,自認「按時服藥,吃得養生,經常運動」就能保證平安無事,這是嚴重的迷思!藥物可以輔助血管擴張、延長凝血時間,輔助減少阻塞風險,但絕無法逆轉、阻止硬化,醫生能做的是讓民眾早一點了解身體狀況,及早提供治療選擇,但民眾得有健康檢查的自覺才行。





儘管魏崢提醒家族遺傳史主要影響,但他亦不鼓勵民眾「大吃特吃,不運動」等毫不節制的生活方式,他進一步建議,即使是健康的民眾也得留意爬坡、爬樓梯時是否胸悶,中年後要開始進行「運動心電圖」檢查,若發現異常、病患自覺不舒服或醫師認為有需要就要繼續進行更精密的檢查,以釐清病因。他說,三酸甘油脂、膽固醇、血糖,血壓等指數也需細心留意,但不能因為指數正常,或稍偏高,看似不嚴重,就當作日後不會罹患心臟病的保證。

2010/1/10

心電圖正常未必沒有心臟病

文╱林雨亭主任(健檢科)

素有隱形殺手之稱的「冠狀動脈心臟病」,已成為現代人常見的疾病之一,其診斷方法包括病史、理學檢查、靜態心電圖、運動心電圖、心臟超音波、核子醫學心肌造影、電腦斷層攝影,以及冠狀動脈攝影(心導管)檢查等。其中,心電圖檢查是非常主要的一環。



心臟活動時所產生的電位,可以從人體體表偵測到,而這些電位變化的紀錄以波形表現就是心電圖。然而只有心絞痛發作時,心電圖才會出現異常,而在安靜休息或沒有症狀發作時,則多半看不到心電圖異常,因此必須借助運動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加以偵測。本院是以履帶式跑步機法偵測,請病人在以不同速度轉動的履帶機上步行,跑步機的坡度和履帶的轉速會分階段逐漸增加,此時心肌工作量增加,需氧量也隨之增加,如有心肌缺氧則心電圖即顯現異常。

振興醫院健檢中心去年共執行心臟專科健檢人數1184人,其中運動心電圖顯示異常(缺氧反應)者共235人佔19.8%。

這235人中靜態心電圖正常且完全無任何症狀者共62人
這62位運動心電圖異常但沒有症狀的人之後有10人接受心導管檢查,
2人因血管堵塞嚴重而接受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有1人放支架),
3人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有1人需要換心(心肌病變)。
4人經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有中度到重度瓣膜疾病,其中3人已接受瓣膜置換術。

這是本院健檢特色,能提早發現心臟病變,早日治療。

總之,沒有症狀,休息狀態下心電圖正常並不表示沒有心臟病。定期做心臟專科健檢可以早期發現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病變及心臟瓣膜疾病,經過適當的治療,就可以避免猝死的悲劇發生!(感謝心臟內科殷偉賢主任指導)

2002年心臟專科健檢結果正常與異常比率統計表

檢查項目       正常人數比率  ***異常人數比率             ***未確定診斷

靜態心電圖 714人*** 60.3% ***470人*** 39.7%    

運動心電圖 804人 ***68.0%*** 235人 ***19.8%            *145人 12.2%

心臟超音波 608人 ***51.4% ***576人 ***48.6%  
-----------------------------------------------------------  

總人數1,184人

*因行動不便或體力不足而無法達到診斷標準

2010/1/7

改善酸體質 飲食不是越鹼越好

2009/02/14

【聯合報/張靜芬/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多采多姿的世界裡,酸甜苦辣不僅是味覺感受,還經常被用來形容人生的經歷。有些事情一開始的時候很難,我們形容說是「吃到苦頭」,但努力有成之後,享受成果時就是「苦盡甘來」。就像事情不能只看表面,食物也不能用嚐的來分辨其酸鹼性。

酸梅很酸,它卻是鹼性食品而鹽巴很鹹,卻是中性食品

酸鹼經由測量而來,溶液中氫離子(H+)濃度代表酸性,濃度愈高就愈酸,測量刻度為pH值0至14,數字愈小表示酸度愈強,pH值0至7代表酸性的範圍,pH值7至14是鹼性範圍,而pH值為7,就是中性。

身體酸鹼以血液pH值為代表,正常人血液略呈弱鹼性範圍介於pH7.35至7.45之間,維持恆定很重要。若血液酸鹼度有輕微變化,pH值低於7.35,雖然仍在弱鹼的刻度上,卻是酸血症,pH高於7.45,則為鹼血症,這都是嚴重代謝失衡的症狀。

但不用擔心,一般人並不輕易發生酸血症或鹼血症的狀況。坊間相信飲食酸鹼度可以輕易改變血液酸鹼度,多吃酸性食品,就會讓血液偏酸,甚至認為偏酸的體質是慢性疾病和癌症的根源。其實,身體內有個很強而完整的機制,保持血液酸鹼值在恆定的安全範圍,食物的酸鹼值對身體的影響非常的小。

身體有三組自動自發調控酸鹼平衡的機制:「緩衝劑」、健康的肺、健康的腎臟。
首先是血液中的緩衝劑「碳酸氫根(HCO3)」和「重碳酸氫鹽(HCO3一)」,它們可以緩衝酸性、鹼性食物所帶來的衝擊。

當我們吃了所謂「酸性食物」,例如動物性食物的肉、魚、蛋,植物性食品的白米及麵粉製品,或含磷、硫、氯等元素的食物,經消化代謝反應後,產生較多負離子,血液中的氫離子會增加。

這時緩衝劑「碳酸氫根」會與氫離子結合,適時將pH值上升,此化學反應會產生二氧化碳(CO2),最後再由呼吸排出,血液中的緩衝劑和肺成功的將血液調節回到恆定的酸鹼度。

相反的,當血液中鹼性過高,pH值上升的壓力也會使緩衝劑「重碳酸氫鹽」釋出氫離子調節,使pH值降到正常範圍,達成緩衝效果,而氫離子最後再與體液中的氫氧根離子結合成水,不影響酸鹼。


在這當中,肺臟藉由增加的呼吸次數,快速排除二氧化碳
腎臟也協助緩衝機制,將血液中過量氫離子、水和其他的緩衝成分經由排尿移除。若是因患有肺部疾病使得二氧化碳無法即時排除,就可能發生酸中毒,此謂「呼吸性酸中毒」。腎功能不全的人,也有可能發生酸中毒,即「代謝性酸中毒」。

因此,對健康的人而言,飲食的酸鹼性可能影響尿液酸鹼值,但並不太影響血液酸鹼值。肉吃得多的人,他的尿液可能偏酸性;而吃素的人,尿液就偏鹼性,這都代表著身體對酸鹼的調節機制是健全的。

一般而言,植物性食品、豆類、蔬果類等,雖被稱為鹼性食物,但其有益於健康的因素並不在於能「改變酸性的體質」,而是能提供動物性食品所沒的膳食纖維、植物固醇,以及多種抗氧化劑等營養素。

所以,稱酸性食物為「壞」的食物,鹼性食物為「好」的食物,以為鹼性食物可以改變癌症或或慢性病的體質,這樣的說法並不恰當。飲食不是「越鹼越好」,而是「均衡」最好!

減肥聖品?──甲殼素

吃螃蟹是很麻煩的事。首先,你要把蟹腳一隻一隻的剝下來,然後把殼剝開,只為那一點點的鮮美蟹肉。剝下來的蟹肉配上紅醋,真是人間美味。最後剩下些什麼呢?一大堆亂七八糟的蟹殼碎片,一點不好意思的心情、以及一些有趣的化學。




 螃蟹等甲殼類,外殼的主要成分是幾丁質((C8H13NO5)n)。幾丁質是以N-乙醯葡萄糖胺(C8H15NO6)為基本材料構成的巨大分子,構成的方式就像鏈子那樣,一截一截接起來。幾丁質數量豐富,到處都垂手可得。這要感謝製造蟹肉棒的食品加工業者,為了大家的方便,已經把蟹肉從殼裡剔了出來。因此,幾丁質的商業利用就變成相當容易了。



 事實上,幾丁質本身並沒有什麼用處。但它在鹼性溶液裡加熱,可以轉化成另一種物質,也就是俗稱為甲殼素的幾丁聚醣((C6H11O4N)n)。在此過程中,幾丁質分子裡的乙醯基(CH3CO-)被移除,只剩下以葡萄糖胺(C6H13NO5)為組成單位所構成的長鏈。



 若把甲殼素放進裝滿水的容器裡,它會形成膠狀物質沉到水底,把原先漂浮在水中的雜質帶下來,所以可以做為飲料的淨化劑。有些化學家想用這種東西做成類似膠膜的食品覆蓋物。目前已有試驗性的產品用在披薩上,防止披薩的外皮在冷凍過程中變軟。



 但甲殼素最令人興奮的,是從科學家發現它不會被老鼠消化這件事開始。餵進老鼠肚子裡的甲殼素,會全排出來。而且不僅如此,事實上排出的東西比餵進去的還多。甲殼素會與老鼠消化道裡的脂肪結合,把脂肪也帶出來。



 這不就是想減肥的人,長久以來夢寐以求的美妙物品嗎?我們能不能把它與蛋糕一起吃,得到只要美味不要胖的效果?人體研究很快就指出,肥胖的人攝取大量的甲殼素,短期內就有減輕體重的效果。



 就憑這點,已經夠讓許多人一窩蜂的去投資它了。儘管還沒有人做過長期的研究,也還沒有人去研究它是不是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例如會不會干擾身體對脂溶性營養物質的吸收等等。開始有廣告出現,吹捧甲殼素是美妙的東西,能讓我們放心大吃蛋糕、餅乾、甜食、漢堡與薯條,不必再擔心體重的問題了。



 製造商還做了一項表演,讓人看得目瞪口呆,驚喜不已。表演者拿一個透明玻璃杯,裡面裝了半杯水,水上有一層浮油。接著,他把甲殼素灑在油的上頭。不久之後,油層開始變厚,然後沉到了杯底。看了這項表養,你很容易就以為吃了甲殼素,你的腸子裡也會發生同樣的作用。先吃一些蛋糕、甜點,再吃一些甲殼素,脂肪就被排出體外。這是真的嗎,事情真有這麼簡單嗎?



 這項表演的確很吸引人,但它不是真實的。你不可能一面吃進大量脂肪,一面又期望甲殼素讓你保持纖細的身材。我們的身體只能處理適量的甲殼素,大約每天只能處理幾公克。而幾公克的甲殼素只能阻止大約10到20克的脂肪吸收,這與廣告上說的,吃了甲殼素後可以毫無節制大飽口福,根本是兩回事。顯然甲殼素並不是減肥仙丹。天下沒有吃不胖的午餐。但吃甲殼素也不是毫無用處。



 福克斯(Arnold Fox)醫師對於這種消除脂肪的物質,該如何利用,有比較正確的想法。他提出很轟動的減肥計畫,題目是「阻絕脂肪的飲食」。他的計畫主體是運動加上低脂的飲食,但也允許偶爾放縱自己一下,這就是甲殼素派上用場的時候。根據福克斯醫師的說法,低熱量飲食計畫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節食的人太想念以往的美食了。因此,不妨偶爾也讓他們滿足口腹之慾,但這時一定要先吃甲殼素。



 福克斯在書裡,暢談自己在多年的行醫過程中,蒐集到的軼事與傳聞來支持自己的論點。他的方法雖然沒有很完整的科學記載,但仍比那些吹捧甲殼素效果的廣告說詞合理得多。那些商業性的建議是,只要每天吃4到8顆膠囊,就可以大快朵頤,愛吃什麼,就吃什麼。這種想法實在太過簡單了,但很多人就是喜歡它。在《歐洲臨床營養學期刊》曾刊過一篇以30個人為主體的研究報告,經過完整的設計,並以安慰劑做比較實驗發現,廣告宣稱的做法,毫無效果。



 雖然甲殼素在對抗體重的戰役上,顯得無足輕重,但它在對抗骨關節炎的治療上,可能有些用處。我們在骨頭的末端,有一些很有彈力的組織,叫做軟骨。在歲月的推移當中,軟骨也會漸漸磨損,磨損得很嚴重時,就會發生非常疼痛的骨關節炎。通常當我們移動或施加壓力到關節上時,軟骨會釋出或吸收所謂關節滑液的物質,發揮墊子般的減震效果。正常的時候,關節的周圍都受這種滑液包圍。等到軟骨退化,骨頭與骨頭會直接磨擦,那可是件疼痛難當的事。標準的治療方法是用非類固醇的消炎藥物,但是它或許能減輕發炎與疼痛,卻沒辦法阻止病情惡化。而且這種藥用久了,胃也會出問題。



 或許有另一種比較好、也很溫和的治療方法,就是使用甲殼素,嚴格的說,應該是指葡萄糖胺,這個甲殼素經由化學分解後的產物。當科學家發現葡萄糖胺是蛋白醣與聚胺基葡萄糖的基本構成要素之一時,就開始對它感興趣。因為蛋白醣與聚胺基葡萄糖,是構成軟骨的基本化合物。而葡萄糖胺也是玻尿酸(C14H20NNaO11)的成分之一,玻尿酸是使關節滑液濃稠有彈性的物質。歐洲的研究人員在前幾年得到的理論是,補充葡萄糖胺的攝取,可以增加玻尿酸的生成,並且能提供原料給軟骨中的軟骨細胞,有了這種原料,身體就有修補軟骨的可能。



 美國科學家並不認為這種想法行得通。他們覺得葡萄糖胺口服之後,會被消化道分解成葡萄糖,無法原封不動的進入關節。歐洲人可不管這麼多,還是把它拿來試驗,結果居然真的有效。雖然它不算是什麼神奇的藥物,但在13個主要的研究裡,它都比安慰劑更有效。它與非類固醇的消炎藥一樣有效,在某些病例裡,療效甚至還更好。就連在狗與馬的身上,也有療效。



 最近,中國的研究人員給病患試用葡萄糖胺,每天1千5百毫克,連續4週,發現它的止痛效果勝過傳統的止痛退燒藥,副作用也小很多。目前為止,研究的結果相當一致,就是葡萄糖胺對一些骨關節炎的病患,真的有適當的療效,可以減輕痛苦。但可惜的是,整體的研究結果指出,雖然它確實有療效,但效果還不是非常顯著。多倫多大學的霍伯特(Joseph Houpt)博士所做的研究,是最好的研究之一。根據他的研究紀錄,服用葡萄糖胺後,有49%的病人覺得好一些,但服用安慰劑的病患裡,也有40%的病人覺得比較好一些。



 2001年1月,世界著名的醫學期刊,英國的《刺絡針》登出一篇前景更樂觀的研究報告,研究人員發現,葡萄糖胺不僅能減輕關節炎的病徵,還能減緩軟骨退化的速率。而且服用葡萄糖胺不會產生明顯的副作用,只是偶爾有病人會抱怨有點反胃而已。另外,對必須服用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葡萄糖胺可能會改變胰島素需要的劑量,這點要稍加注意。



 有時在治療增生性關節炎的時候,會把葡萄糖胺與硫酸軟骨素合用。軟骨素也是構成軟骨的主要物質,負責吸引滑液進入組織,使軟骨有彈性。它也能抑制酵素的活動,這種酵素會分解受傷的軟骨。我們吃的軟骨素是由牛的軟骨分離出來的,但口服軟骨素還只有理論,有無療效還待進一步釐清。因為不管由哪個方面來看,軟骨素都是非常巨大的分子,不可能完整的到達目標器官,一定要先被分解才行。不過我們不要只因為理論上似乎不怎麼可行,就未審先判放棄可能的治療方法。



 事實上,最近就有些研究,指出葡萄糖胺與軟骨素併用,治療的效果比只用葡萄糖胺更好。當然,葡萄糖胺或葡萄糖胺與軟骨素併用的複合藥方,仍不是任何人用了都有效的。如果病人連續服用3個月的藥,卻仍沒多大的改善,那麼這個藥可能就對他沒有用。另外還有個問題,就是葡萄糖胺這種食品添加劑,並沒有強力的法律來管制。所以沒有人能保證,你買到的藥物真的含有它所聲稱的成分。但,這或許是我太過多慮了。(摘自本書第一篇 懂化學,保健康內文)

天大的傻玩意──酸、鹼體質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所有退化性疾病的病因了。」這個戲劇性的重大突破,是我從一份印刷精美的出版品看來的。它叫做《韋克舍期刊》,是我在信箱發現的。猛一看,它很像科學期刊,但其實它是宣傳刊物,宣導許多看起來棒極了的食品補充劑。看完之後,很少人能忍住不吃所謂的「pH緩衝劑」。因為這份刊物告訴我們:「多活個十來年是輕而易舉的事,只要依照藥罐上的標籤指示,按時吃藥就行了。」

 我必須承認,當我隨手翻閱這本雜誌,看到裡面不斷提到pH值時,心情不禁有些激動。身為化學家,有些東西我希望能一吐為快。科學家常用所謂的pH值,度量水溶液的酸鹼度,不管這個水溶液是血液、酒或自來水。但是我從來不知道pH值異常會害死我們。而這正是《韋克舍期刊》強調的。它有一篇文章的標題就是:〈pH因子:無聲殺手〉。長壽的祕訣很簡單:「只要每天吃一顆pH值緩衝膠囊。如此一來,你得心臟病、中風、癌病、肥胖、多發式硬化症與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就會降低。」

 這怎麼可能!全世界研究退化性疾病的科學家,是不是都尸位素餐,混吃等死,為什麼忽略掉這麼簡單的答案?依《韋克舍期刊》上的文章看起來,事情真是這麼簡單。他們強調血液的酸鹼性對健康的重要。他們說血液的pH值應該落在7.35至7.45之間,如果超出這個範圍,就會遭來災禍。

 這些,醫生當然都知道。

他們知道,血酸過高的酸中毒,會造成虛弱、反胃、意識不清甚至死亡

他們知道若得到了鹼中毒,會有過敏、筋肉痙攣、抽筋的現象。他們也知道,如果發生這些情形,必須做緊急處置。只是這些病症實在太罕見了。

 我們的身體是很了不起的機器。它有很多安全系統,使血液的pH值保持不變。我們的血液裡有自動的緩衝機制;也就是說,它有一些成分會自動與過多的酸或鹼反應。食物經過新陳代謝後,會產生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溶在血裡會產生碳酸(H2CO3)。
碳酸可以中和掉過多的鹼。血液裡也有一些碳酸氫根離子(HCO3-),會立刻處理血中過多的酸。



 血液的二氧化碳濃度,由身體的呼吸速率來調節。
如果血裡的pH值下降,表示血液變得比較酸了,呼吸就會加快,排出較多的二氧化碳,以降低血中的酸度。如果血中的pH值上升、鹼性增加,呼吸就會受抑制,呼出的二氧化碳會減少,使血液的酸鹼度回歸正常。除此之外,還有一套備用系統:我們的腎臟會以排出酸或保留酸的方式,來調節血液的pH值。

 這套呼吸調節系統非常有效,能滿足絕大部分的生理狀況。但有些生理狀況會影響到呼吸系統,例如肺炎、大腦的呼吸中樞受損,或吸食過量嗎啡時,會產生呼吸性酸中毒。

沒控制好的糖尿病、腎功能障礙以及飢餓,也會降低血液的pH值,造成新陳代謝性酸中毒,如果喝了過多的酒精,或攝入過量的防凍劑,經過身體的新陳代謝後,也會產生過量的酸性成分,造成同樣的後果。

 至於呼吸性鹼中毒,通常是由於換氣過度,排出太多的二氧化碳造成的。
有些歇斯底里或恐慌症的病人,會因為換氣過度而身體不適。治療方法就是讓病人拿紙袋罩住口鼻呼吸,這樣一來,他們可以把呼出的部分二氧化碳,再吸回去。新陳代謝型的鹼中毒,則可能來自腎臟受損、持續嘔吐導致損失過量的胃酸或吃了過量的制酸劑。


 血液酸鹼度的概念,是小說家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在1969年以很優美的方式,介紹給大眾的。在以《侏羅紀公園》的肉食性恐龍來嚇我們之前,他就寫過太空探險故事,故事裡有一種外太空病毒,會引發致命疾病。這種外太空病毒透過某個墜毀在美國小鎮的人造衛星,正式侵入地球。在《世紀天劫》(The Andromeda Strain)這本書裡,小鎮的人幾乎全死光光,只有一個嬰兒與一個醉漢僥倖逃過一劫。克萊頓是受過科學訓練的醫生,他很天才的編了一個看起來似乎有道理的劇情。這種外太空來的病毒只能在人體的血液內繁殖,而且血液的pH值還要剛剛好。



 你們猜猜看,病毒喜歡的pH值是多少?不錯,正好是pH 7.4,是正常人血液的值。



 那個小嬰孩為什麼會活著?因為他哭個不停,排出了過多的二氧化碳,使血液的酸性降低(pH值變大)。至於那個醉漢沒死的原因正好相反。他酒喝光了,只好去喝小火鍋用的膠狀燃料,這種燃料點火時產生的是非常透明的藍色火焰,由此可知它的主要成分是甲醇(CH3OH,又稱工業酒精)。



 喝甲醇產生的效果與喝乙醇(C2H5OH)一樣。乙醇就是酒精,是酒的主要成分,但甲醇的毒性強得多。甲醇經肝臟代謝後,會轉化成蟻酸(CH2O2)。蟻酸會改變血液的pH值,使血變酸以進行大肆破壞。這個醉漢很幸運,喝入的甲醇量剛剛好──正好改變血液的pH值,使病毒無法生存,但卻還不足以致命。這當然是科幻小說的情節,但與我們的現實生活,還扯得上有那麼一點關係。

 現我,讓我們回到與現實生活無關的科幻小說上。例如:「所有的退化性疾病都是由不健康的pH值引起的。」這一類的。《韋克舍期刊》上的作者討論到酸中毒,並暗示說它是常見的問題。為什麼?因為我們的日常飲食有問題,裡面含有太多蛋白質,使身體裡留存很多「酸性殘留物」,「這是所有退化性疾病的溫床」。

 這種說法只有部分正確。某些食物確實會留下酸性或鹼性的殘留物,但身體可以輕易的應付它們。如果酸性的東西太多,身體會中和或排除它。尿的pH值可能會有變化,但血液的pH值卻不會改變。期刊的最後,還提出荒謬的主張:沉積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是血液pH值太低的結果。刊物裡的有一張圖形顯示,血液的pH值逐漸降低,血管阻塞的程度就持續增加。圖形看起來相當精彩,但完全沒有科學根據。

 我相信一定有人吃這種「pH值緩衝劑」膠囊,並把似是而非的偽科學術語整天掛在嘴邊。膠囊裡包了些什麼呢?只是少量的制酸劑而已,這種劑量連胃酸過多產生的灼熱感都應付不了,更別說改變血液的pH值了。這種鬼扯蛋,足以讓成熟的科學家,像外星病毒故事裡的小孩那樣痛哭失聲。當然,《韋克舍期刊》的人會說這樣做有益健康,因為哭泣會使血液偏鹼性,使我們保持健康。但我告訴你們,這根本是天方夜譚,是純粹的科幻故事情節。算了,我們浪費在這些傻玩意上的篇幅已經夠多了,就此打住吧。(摘自本書第五篇 偽科學,傻玩意)

2010/1/5

「你需要保養品嗎?」

「你需要保養品嗎?」這是一般人常常會問自己的問題,到底自己需不需要用 保養品?一般來說不論男性或女性,只要到了青春期之後就可能開始需要保養 了,至於「要使用多少保養品?」、「要使用到什麼程度?」則要視自己的〈1〉年 齡;〈2〉肌膚狀況;〈3〉是否常化妝;來決定。以年齡來看的話,可分成:




13歲以前:

這個時期的皮膚可說是呈現在最佳的狀況,不須要搽任何的保養品,但是如果冬天 皮膚乾,可以搽一些潤膚產品;夏天外出時,可搽防曬乳液以保護皮膚,避免受到紫外線的傷害。 建議保養品─保濕乳液、防曬乳液



13~20歲:

男性與女性通常在12~13歲進入青春期之後,由於荷爾蒙分泌旺盛,許多青少年開始感受到粉刺、青春痘的困擾,因此,在這個時期最重要保養工作的莫過於「清潔」了。建議保養品─洗面劑、化妝水、乳液



20~30歲女性:

通常在這個時期的皮膚機能已經開始衰退,最好在這時做一些基礎保養的工作,且 因在此時的女性已經開始工作,而由於工作的關係可能要化妝,所以必需須徹底的做好清潔、卸妝的工作,並視皮膚狀況做適當的按摩及大掃除。 建議保養品─卸妝品、洗面劑、化妝水、乳液、隔離霜



20~40歲男性:

男性雖比較不在乎皮膚老化,但由於每天使用刮鬍刀所帶來皮膚磨擦的刺激,可能使皮膚產生脫皮的現象,因此,最好在刮完鬍子後,使用潤膚產品滋潤皮膚,且時常在外奔波的人,要特別注意清潔及防曬的工作。 建議保養品─洗面劑、化妝水、乳液、防曬乳液



30~40歲:

由於皮脂分泌減少,臉上青春痘的情形也比年輕時改善很多,且此時皮膚已經開始老化,因此除了基本的保濕之外,還必須配合定期的按摩及膚臉面膜,以加速皮膚的新陳代謝、延緩老化。建議保養品─卸妝品、洗面劑、化妝水、精華液、隔離霜、眼霜、面膜



40~50歲:

此時的皮膚已經呈現老化,必須使用保濕或修護成份較高的產品,加強保養。 建議保養品─卸妝品、洗面劑、化妝水、含保濕及除皺的乳液或精華液、眼霜、高保濕除皺敷面膜



50歲以上:

此時的肌膚基乎沒有什麼荷爾蒙,油脂、水份不斷流失的結果使得皮膚快速老化,由於皮膚很乾,容易產生皺紋,尤其是冬天時,更要注意皮膚是否太乾,且須注重按摩以防止皮膚鬆弛。 建議保養品─洗面劑、化妝水、面霜、精華液



小心你的"臉"



1.臉色:臉色過於蒼白,顯示飲食中缺乏葉酸,鐵質及維他命B12。



2.前額:前額出現痘斑,是肝臟裡含有過多的毒素所致,必須減少食用含糖分過高的食物,更要避免用太多的酒精。



3.太陽穴:太陽穴附近出現小粉刺,顯示你的飲食中包含了過多的加工食品,造成膽囊阻塞,需要趕緊行體內大掃除。



4.眼睛四周圍:眼睛四周圍乾澀,或是出現像乾燥地表的裂紋,顯示你有必要加強維他命B2及B6的攝取。

5.臉頰:老菸槍的臉頰容易出現浮腫,並出現清晰的微血管紋路.這是皮膚缺氧氣的訊號。 最好的決方法就是戒煙!



6.嘴角:嘴角出現細微的皺紋,表示你要多多補充鐵質了!



7.嘴唇:冬天特別乾冷,嘴唇出現乾燥,脫皮,剝裂現象,你的身體告訴你缺乏維他命B群,需要加以補充一番。



8.下顎:每個月在月經來潮前後下顎長出一顆顆痘子,這區域的皮膚變化與卵巢有直接關係,可以進身體按摩或是淋巴引流改善。



9.眼睛下方:眼睛下方與腎臟有直接關係,當出現黑眼圈,眼袋及浮腫現象時,表示你喝了太多的咖啡和茶,有必要節制這類飲料,同時多喝開水。



10.鼻子兩側:鼻子兩側出現黑頭粉刺,輕微乾燥脫皮現象,表示血液循環不良,以適度地進行按摩,加強這部分皮膚的血液循環,或是適量補充鋅,維他命B2及B6,對於改善此部分皮膚的血液循環與油膩,有大的幫助。



11.臉頰兩側:這部分皮膚出現粉刺,表示飲食必須加以節制,不要暴飲暴食,要多食用幫助身體去毒的食物,像蘋果即對於身體腸胃自淨有很大的功效。



化妝水含有酒精好不好?



   以前的化妝水中大多都含有酒精,但自從有無酒精化妝水後,大家就一致認定購買無酒精的化妝水,難道含酒精的化妝水一定不好嗎?

其實無酒精化妝水的出現是為了過敏性肌膚的人所推出的,因為無酒精的化妝水比較沒有刺激性,對容易肌膚過敏又想保養的人來說,溫和不刺激的保養品是最好的選擇了;但在現今社會所訴求的自然風下,一般的消費者也喜歡使用溫和自然的保養品,認為如此對肌膚較沒負擔。

雖然無酒精的化妝水的確較溫和,但並非含酒精化妝水就一定不好,否則所有的化妝水都不添加酒精不就成了嗎?適量的酒精可以收歛毛孔,還有殺菌的作用,對於調理肌膚仍有很大的幫助唷!只要你不是過敏性肌膚,對酒精不會產生異狀的一般性膚質,化妝水添不添加酒精對你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選購原則,只要適合你 的膚質就是好的化妝水。



化妝水的功用



卸完妝、洗完臉之後,第一道保養手續,就是擦上化妝水。化妝水多含有 AHA等去角質的配方,在去除老化角質的同時,還可以補充充足的水分,這是對付膚色黯沉的良方。 擦化妝水的另一個目的,便是幫助肌膚吸收其他保養品的保濕成分。但是必須 選用適合自己膚質的化妝水,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保濕成分太高的化妝水,容易破壞粉底,反而使膚色更黯沉。而太過清爽的配方,則會造成皮膚表層水分的流失,使皮膚變得乾燥失去光澤。

此外,清潔化妝水,用力擦拭會造成皮膚的傷害,請務必謹慎使用。無論何種膚質,只要保養方法正確,即使不上妝,也可以擁有光滑柔嫩的素肌。



化妝品的保存期限



一般而言,保養品一但打開之後,最好是能在一季之後用完是最安全的,通常化妝品的保證使用年限是三年,但是開封之後的產品因為使用時長期開開關關,因此通常使用期限更短。另外在取用化妝品時,如果手不乾淨,或是到出過量產品後再到回瓶中,將會使得化妝品容易變質,因此在選購產品的時候,買大瓶裝的時候可以先將一小部份取出放到小容器中,將大瓶的瓶蓋拭淨,再栓緊瓶蓋放到陰涼處



化妝品為何要含酒精成份呢?



化妝品為什麼要含酒精?一定有他的妙處,否則各大品牌 也不會從一片「反酒精」聲浪中還是苦苦的堅持添加。其優缺點可從下面幾點來談:

殺菌作用:這是酒精的基本功能。對於痘痘皮膚、用化妝品容易長粉刺、痘痘的人,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清潔作用:清除不容易洗去的油垢、污垢。去油脂。

抑制油脂:效果雖不及專業的去油脂成分,但也算是額外的功能嘛!

收斂作用:這是一般使用者最嚴重的錯誤觀念。其實這觀念不難, 原因二:

(1)刺激毛孔收縮,使毛孔不會變大。

(2)清涼作用使得毛孔自然收縮保護就像溫度冷時毛孔收縮,防止失溫一樣。這種作法在早期收斂劑還不發達時很廣用,到現在其實酒精比起其他的收斂劑還是算比較安全的無副作用的。(這點可由酒精未管制含量,其他的卻有管制可看出。)

促進經皮吸收:這是目前酒精被添加的最大原因,因為現在的有效成分效果都不是問題,就是吸收率低而已,酒精可以改變皮膚的油脂型態(再次強調:非擴張毛孔),使活性成分易穿透皮膚而吸收。根據研究,其提昇率達數倍到數十倍以上。所以若您使用「療效性」化妝品,大可不 必太排斥酒精。他給你的好處絕對比壞處多。



好多優點,有沒有缺點呢?還是有的。

使水分蒸發:過度使用會使皮膚變乾燥。不過現在含酒精化妝品大都已經注意到這一點,會添加保濕成分改善。



過敏問題:還是有很少部份的人對醇類,如酒精(乙醇)、PG(丙二醇)、Glycerin (甘油、丙三醇)等過敏。雖然這些東西都是可食用的。 味道不舒服:反正有人就是不喜歡那味道嘛!



結論:根據以上的說明,除非你有後面的三種問題,要不然其實大可不必太在意化妝品是否含酒精。否則會減少很多選擇的空間。



化妝品選購事項



(1)不要使用無完整原始包裝之產品,因為分裝可能導致污染,甚至可能以藥品充當 化妝品。



(2)不該有許可證字號,卻出現字號。一般化妝品除了部份眼用產品(眼線,睫毛膏),及含藥成份,已自84年5月3日起免除字號,有些廠商為了已許可證字號取信消費者,便可能冒用、盜用、甚至偽編許可證字號。所以除非製造日期是在此之前、否則多數一般化妝品都不該有字號。



(3)不同產品、卻有相同字號,有時在一系列產品中,有些合法、有些不合法、此時便可能有已合法掩護非法之現象。不過有時同一種產品可能因廠商不而有不同中文名稱。



(4)宣稱療效、卻無〝衛署粧〞字號。舉凡防曬、防止黑斑雀斑、防皺、去頭皮屑、染髮、燙髮、瘦身、除汗臭,都應該有許可字號。而此處所指之宣稱,不一定要白紙黑字,即使只以口頭再銷售時告知,也算宣稱。



(5)衛生署不保證任何化妝品之功效。衛生署在審查任何化妝品時,只注意是否又非法添加或超量之成份,但完全不針對其效果測試,因為其實化妝品除潤澤髮膚、刺激嗅覺、掩飾體臭、清潔外,是不應該有療效的。再國外,有時會抽查防曬品之防曬、抗水、抗汗力,不過再國內並無此標準。



(6)產品無完整之標示。美國字1978年起,便規定化妝品須將所有成份列出,而歐盟  也於1997年1月做了同樣的規定,因此上述國家或地區產品,除非出廠日期更早,否則應有完整的成份表,至於本地製化妝品,外盒包裝上至少應有中文品名、用途及輸入或製造廠之名稱及地址,止於成份標示雖有規定,但不明確。



有效隔離紫外線



基本上防曬產品SPF20與PA+適用在日常生活中。若外出2~3小時,正中午、早上10~2:00,則需要使用到SPF20~40,PA++。但若要從事戶外活動,如高爾夫、游泳,則需SPF40~60,PA+++。



  一般而言,防曬品SPF15~20、PA++就可以達到基本的防護作用,但依每個人工作、場合的不同,在SPF上則有不同的需求。短時間外出,如買菜、逛街、買東西,紫外線指數在中量級以下,只要使用SPF15~20就可以了。



  但若要長時間曬太陽,如郊遊、游泳等,就需要用到SPF30以上的高係數防曬品,防禦效果比較好,紫外線也不易滲透,而且重要的是每2~3小時補一次,這樣就比較能做到防護的功效。



  沒有需求,不要用係數太高的防曬保養品,不但沒有用,造成浪費,有些可能會造成肌膚的負擔,甚至使肌膚過敏,而且也不是係數高就比較持久,不論擦多少係數的防曬品,若一段時間還要外出,建議最好再補防曬品,若長期在戶外,最好2~3小時補充一次。



  如何有效隔離紫外線:使用墨鏡、帽子、UV傘,穿深色的長袖、使用防曬品。打傘確實可以擋掉20~30%的陽光,尤其是以UV為訴求的傘,不過真正有UV防護效果的材質的傘,價格都不便宜,約在1000元上下,一般我們在市面上可以看到的199元的UV傘也具有擋掉的效果,只是效果沒有這麼好,尤其是有兩種顏色的傘(有銀色的布)只是在裡面加上一層布,效果就沒有另外一種材質較薄,內外顏色一樣,但有有紫外線材質的素材在傘布上。不過,一般消費者在這裡是比較難用肉眼區分的。還有眼鏡有聚光的效果,此時眼睛周圍很容易產生皺紋,所以可以戴墨鏡來彌補。



  另外,陰天、雨天也有紫外線存在,因為紫外線會透過雲層到達地面,感覺不熱,可是卻在無形中曬黑。尤其要注意陽光的反射,雪地最高80-95%,平靜的湖畔 有20-40%,乾沙地有15-20%,混泥土地5-6%,草地1-2%。



肌膚大蒐祕 不要讓皮膚衰老



  造成皮膚衰老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毛孔經常受到死亡細胞阻塞,影響新陳代謝所致。因為皮膚是由無數的細胞組成,每平方釐米有大約2百萬個,每個細胞都具有吸收和排泄的功能,它們連續不斷地製造角質層,同時去掉死亡的皮膚細胞,因此,皮膚表面每天都產生大量的死皮。



  新生的皮膚細胞由皮膚表皮底層分裂生殖往上移,到達皮膚表層的角質層後,便會角質化成為死亡的皮膚細胞而脫落,這就是它們由生到死的新陳代謝過程,這個過程大約要兩個月時間。正常情況下,這些死皮將以污垢的形式脫落。



  如果皮膚得不到良好的保養或隨著年齡增長而衰退,死皮就會附著在皮膚表面而不脫落。從而造成一系列問題,嚴懲影響美容。第一,這些死皮會阻塞毛孔,使分泌的油脂不能順暢的由毛孔排出,而積留在毛孔內形成小油球,造成毛孔粗大, 並因此而產生黑頭、粉刺,再經空氣中的細菌感染成為暗瘡。



  第二,死亡的皮膚細胞阻塞毛孔,影響水分和油脂分泌,使皮膚缺乏一層天然的滋潤膜保護與濕潤皮膚,造成皮膚乾燥。第三,因為這些角質化了的死亡皮膚細胞沒有脫落附在皮膚表面,一層一層的貼在臉上,結果使我們的皮膚看上去色澤灰暗、沒有活力、乾燥粗糙,接著皺紋就會產生。第四,這些阻塞毛孔的死亡皮膚細胞會影響細胞的新陳代謝,使黑色素細胞不能擴散排泄,造成色素沈澱,產生黑斑、雀斑。造成皮膚死亡的各種問題,其主要原因就是死亡的皮膚細胞沒有即時脫落 讓位給新生的細胞,影響新陳代謝。



肌膚24小時的維他命C



  自十八世紀英國科學家發現柑橘類的水果可以有效預防壞血病後,維他命C的便開始廣泛受人重視,直至廿世紀,維他命C的功能更延申至治療感冒、緩和精神緊張、強化免疫系統,如今更使用在美容上,成為美容聖品。



皮膚科醫師黃崇禮表示,目前針對維他命C與肌膚的研究有很多,維他命C被證 實有抗氧化的功能,修復肌膚彈性纖維、促進蛋白質及組織的膠原組織,此外,維 他命C更可以舒緩肌膚因疲勞所引起的壓力、強化肌膚免疫力,調節皮脂分泌,幫助 肌膚天然保濕因子生成,協助肌膚進行天然保濕等功能。



   市面上自1995年推出維他命C產品應用於美容上後,維他命C的效果便一直為人 津津樂道,但維他命C非常容易氧化,氧化後的維他命C就無法再發揮任何功效,因 此,儘管維他命的效果大家有目共睹,但其保存期限卻讓研究維命C產品的研發人員 大傷腦筋,將新鮮維他命C應用於肌膚上大約可以維持4個小時,如何使其維持更長 的時間,並有更完美的功效,就一直是各家保養品的重點。



肌膚美容小常識



Q:請問用牛奶洗澡,是否可以讓皮膚更柔軟?

A:對!若用酸乳加檸檬皮,或用切開的蕃茄、木瓜、鳳梨片,也可得到同樣的效果。這些食物中都含有一種能溶解的酸或酵素,可以除去皮膚死亡細胞的上層。注意,若是皮膚容易對蕃茄、鳳梨片等過敏,則不適用。



Q:請問大家都說以蛋白敷臉,可以消除皺紋,真的嗎?

A:錯!當敷在臉上的蛋白乾燥時,會使你覺得皮膚繃緊,好像皺紋消失了。但在你將蛋白洗掉後,皮膚慢慢又恢復原狀。只是沒什麼壞處,若真的喜歡也無不可。



Q:請問用濃茶洗臉,會使人容光煥發,嬌艷呈「天然」的金色?

A:對!在你每次用濃茶洗臉後,茶中的鞣酸和單寧酸會滲入皮膚,皮膚就會變得容光煥發。可惜這兩種酸都有致癌的嫌疑,所以不建議為了美容而冒險。



Q:請問植物油或礦物油有防曬的效果嗎?

A:錯!植物油中的稍具防曬作用的只有芝麻油,但它的效果還不及防曬膏的三分之一。



Q:請問玉蜀黍粉是一種便宜的爽身粉嗎?可以替代市售的爽身粉嗎?

A:對!事實上,因為市售的爽身粉比較昂貴,在歐美已有很多人將便宜的玉蜀黍粉加入爽身粉中,混合使用。用法是將玉蜀黍粉倒入一個碗中,噴上你喜歡的香水拌一拌,乾了後裝入瓶中即可使用。





一味求『白』小心問題跟著來



根據調查,約有五成消費者不滿意現用美白產品之效果,究其原因,經常可見的美白成分在使用上仍有諸多限制及副作用,消費者在使用時,必須看清楚成分含量是否在安全範圍之內,否則恐將發生病變。



●若長期使用麴酸 將引起皮膚病變



  以我國衛生署認定的美白成分麴酸為例,它可以抑制使黑色素形成的酪氨酸脢的活性,達到淡斑的美白效果,但是根據醫學研究,長期使用恐將導致細胞毒化,引起皮膚病變,曾有中國倉鼠的活體實驗發現,麴酸會導致染色體變異。



  弘光技術學院化妝品應用管理系張麗卿老師指出,強調速效的美白商品,往往都隱藏不可回復的肌膚傷害,汞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它可以在短時間內,讓肌膚便得白皙透淨,不過代價卻是造成肌膚色素沉澱,變成無可挽回的大黑臉。



●維他命C不穩定 易氧化失去作用



  近年相當熱門的美白成分熊果素,對於肌膚的刺激性遠低於對苯二酚,不過醫學研究指出,熊果素濃度在0.5至8Nm時,黑色素細胞內的黑色素含量反而會增加,而且熊果素具有高度的光敏感性,因此該類製品中通常會添加高度防曬劑,無形中增加了肌膚的負擔。



   被全球公認有美白功效的維他命C,由於分子非常不穩定,因此要將其美白功能落實在保養品的關鍵就在於,以何種型態出現,寶僑集團協理蘇珍儀指出,直接將維他命C添加在化妝品配方中,效果是不佳的,特別是一些含水分的製品,如化妝水、美容液、乳液、面霜等,若未善加處理,維他命C很容易自行氧化而失去作用,目前市面上有一種單包裝的粉末狀維他命C美白粉,使用時,必須開封與化妝水調勻使用,如此麻煩的使用程序就是為了確保維他命C的效用。



●MAP經衛生署認定 為有效美白成分



  在維他命C的各種組成型態中,維他命C衍生物MAP被認為是穩定性最高,最能發揮維他命C的美白效果,可將已生成的黑色素還原成無色素狀態,對於已不斷的氧化還原作用所生成的黑色素來說,MAP以還原為美白原理,是最符合肌膚生理機制的方式,比起直接阻斷或干擾黑色素生成的方式來得自然,因此維他命C衍生物MAP也通過我衛生署認定為四大有效美白成分之一。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蔡翠敏教授指出,維他命C美白成分有效與否,成分的包裹技術及傳送載體也是一大關鍵因素,目前美容界研發出的多層球體微脂粒(Liposome)傳輸載體功效頗佳,這種空心的小球體裡外雙面都是親水性,夾層則為疏水性的脂雙層結構,可裝填水溶性的活性成分於內層,油溶性活性成分於夾層中,其大小為皮膚細胞的三百分之一,可輕易通過表皮夾層的細胞間隙,穿透肌膚毛細孔,到達真皮層,一層層釋放有效成分,延長作用時間。



皮膚科常見疾病與平時保健病症中醫療法平時保健



黑眼圈

【紅花】浸酒一個月後,每晚1小杯,連續服用約三個月療程。

1.透過簡易的【穴道按摩】可以有效的幫助血液流通,防止黑色素沈澱。

2.方法:先用溫熱的毛巾,熱敷雙眼5分鐘,然後閉上眼睛,用手指輕按眼眶周圍20~30次,使局部有酸脹感即可。

3.充足的睡眠,多喝水,使用適當的眼部保養品也有幫助。



青春痘

金銀花30克、甘草5克加適量的水,去渣,當茶喝。

經常清潔皮膚,少化妝、少吃甜食,保持排便正常和睡眠充足。



黑 斑

【茯苓薏苡仁茶】

茯苓4錢、薏苡仁3錢加適量的水,煮成藥茶,當茶喝,可加點冰糖調味。

1.【茯苓薏苡仁茶】長期服用,可加速黑色素排出。

2.儘量避免與陽光直接接觸、睡眠要充足。

3.多吃維他命C含量豐富的水果及蔬菜。

4.如果經濟許可,貨源可靠,【珍珠粉】也是很好的選擇。



濕 疹

【冬瓜皮薏仁方】

冬瓜皮30克、薏米30克、車錢草15克加適量的水,煮成藥茶,隨時飲用。

1.濕疹是一種很難纏的皮膚病,病人一定要耐心吃藥,與醫生配合。

2.罹患濕疹時,不可吃含酒精、香料及巧克力;海產、竹筍及茄子不宜多吃。

3.保持排泄正常,避免使用肥皂。



蕁麻疹

【冬瓜皮菊花方】冬瓜皮20克、菊花15克、赤芍12克加適量的水,煮成藥茶,待涼後,調點蜂蜜即可。1.由於引發蕁麻疹的原因很多,必須找出過敏原,並盡量避免接觸。

2.平時坐息要正常,飲食要均衡。

3.心情放輕鬆,才能真正遠離蕁麻疹。



富貴手

薏苡仁1兩用540C.C的水,煎成一半,分三次服用。

1.富貴手很難治癒,所以做家事時,要特別小心。

2.多吃富含維他命A的食物,或吃維他命A口服劑。

3.晚上睡覺前,用凡士林抹在手上,戴上棉手套再睡。



維他命C─美白聖品



  美白成分哪種最有效?各家化妝品牌不但比成分、濃度,還比穩定性;使用時機也很重要,白天用預防性美白品,夜晚用修護型美白品,可使效果雙乘。



●維他命C怕光熱,熊果素美白有效

   維他命C是最早被美容醫學界認同的有效成分,熊果素則是繼維他命C之後,被日本認定有美白功效的成分,其它還有麴酸、桑椹精華等都是具有美白功效的成分,被添加在各家美白保養品中。

  維他命C怕熱及光,分子非常不穩定,也不容易保存,所以至今在保養品的製造上,仍有劑型的限制,而且因技術的關係,一般保養品多以維他命C衍生物來達到美IPSA經理指出,美白產品分為預防型及修護型兩種。含有熊果素成分的美白品可以從源頭截斷黑色素的形成,屬於「預防性」美白保養;維他命C則是從基底層著手,使被紫外線損壞的彈力纖維正常運作,屬於「修護性」保養,白天使用預防性美白品,夜晚使用修護型美白品,可以達到雙重效果。



●漢方植物作成份可有效抑制黑色素

   美白產品添加漢方植物在今年也變成新趨勢。近年SPA盛行,減壓芳香療法採用的芳香植物,多半就是漢方植物。藉由漢方植物成分木莓,持續抑制黑色素生成,讓你沒有變黑的機會。

開夜燈睡覺 疾病易上身

您有開燈睡覺的習慣嗎?有人覺得這樣比較有安全感,但小心,開燈睡覺容易生病,因為人的大腦中在夜間睡眠時,會分泌大量褪黑激素使人放鬆,心臟得以喘息,但只要眼球一見到光源,褪黑激素就會停止分泌,長久下來,免疫力會跟著降低,容易生病。




*******************

陳小姐怕黑,晚上都習慣開燈後才上床睡覺,燈就亮在她床頂上,照在她的眼球上,她覺得這樣比較有安全感,卻不知道開燈睡覺,可能會讓身體越來越不健康,一項國外研究發現,在燈光下睡容易造成免疫功能降低。

醫生指著電腦,關鍵因素就在於人的大腦內這個叫松果體的分泌器官,只有在夜晚睡覺時,才會分泌大量的退黑激素,退黑激素可以讓人放鬆,讓心臟血壓處於休息狀態,但只要眼球一感受到光源,儘管這個光只是微微光或是很亮的光都一樣,退黑激素會立刻停止分泌,長久下來,人體器官處在日夜顛倒狀態,沒有達到完全的休息,免疫力會下降疾病跟著容易上身。如果你跟陳小姐一樣,真的非得開燈才睡得著,可以帶眼罩遮蔽光源,但為了健康最好,還是把燈通通都關掉。

2010/1/4

酸性體質易致癌?人體酸鹼理論的是非真假

酸鹼說改變了現代人生活




  一個關於人體健康的新理論正逐漸流行,那就是人體酸鹼論。這一理論認為,人類的大部分疾病都是因為“酸性體質”造成的,這些疾病涵蓋了當前幾乎所有的常見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等,並且說大部分癌症患者的體質都是酸性的,因此提倡人們食用“鹼性食物”。這一理論的出現,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和信任,成為他們奉行的金科玉律。



  ●一封關於人體酸鹼與健康的電子郵件為何能在網絡上廣泛流傳



  ●酸鹼理論始作俑者真實身份是誰



  ●酸鹼理論在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



  記者追蹤“酸鹼說”郵件的源頭



  有讀者向記者透露,他頻頻接到一封郵件,都是朋友之間轉來轉去轉到他這裡的。郵件標題上就講,這是一封教人健康知識的郵件,請發給你認識的人,如果照此做了,那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記者調查發現,很多人都收到過這封電郵。



  郵件的內容是,台北一位年輕的張先生不幸患了癌症,肺部長了如小孩拳頭一般大的腫瘤,就在絕望之時,張先生遇到了台灣馬偕醫院的前任院長呂革令博士,呂博士說他“發現癌症病人血液檢查的結果百分之百都是酸性反應。長期素食、且生活接近自然的佛寺僧尼,由於體質都偏屬優質弱鹼性,所以尚沒有發現罹患癌症的病例”。因此,呂博士大膽地斷定,在弱鹼性體質的狀態下,癌細胞是無法生長、甚至是無法生存的。呂博士建議張先生少吃酸性的葷食類,多吃鹼性食物,另外可吃綠藻和帶殼菱角湯,改變體質,如果五年內不死就沒問題了。結果五年后,張先生的腫瘤真的消失了。於是,張先生就為呂博士廣為宣傳這一理論。現在很多網絡轉載的理論都是從這一郵件中選摘而來的。比如測試人體酸鹼度的測試題目,哪些食物屬於酸性,哪些屬於鹼性,在這封郵件裡都有。



  那麼,這封郵件又是從哪裡轉來的呢?經記者查詢,此郵件內容和《遠離惡習成就新生活:毀人一生的99個壞習慣》一書中的一個章節幾乎一模一樣,該書的作者署名為金海。但是記者向出版此書的出版社打聽,卻沒有獲悉作者的真實身份。



  又是一個身份成謎的“名著”作者



  無獨有偶,在一本名為《找對病源,鹼回命》的書中,記者也看到了類似的說法。該書在內容簡介中就說,日本著名醫學博士柳澤文正也做過一個實驗,找100個癌症患者抽血檢查,結果100個癌症患者的血液都呈酸性,也就是酸性體質。酸性體質會使人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對人類健康威脅最大的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痛風、腫瘤、癌症以及常見的骨質疏鬆症、痴呆和少兒發育等,都與體質酸化有關。



  該書作者的身份介紹為專業從事醫療保健工作十余年的醫生,記者試圖聯系他,但遭到了拒絕。據該書編輯劉女士稱,這書賣得挺火,作者為成都某中醫院的醫生,但她既不知道作者的真實姓名,也不知道其具體工作單位,更沒有見過面,他們之間的聯系是通過他人進行的。但是,劉女士一直強調“這很正常”。



  同時,記者在網上搜索了一下,卻驚奇地發現,對於同一個“酸鹼平衡理論”的提出者,居然也有三種說法。先是有報道說,江蘇南通雙林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梁雙林在2001年提出了“酸鹼平衡”的理論,也有人說,謝勤教授是人體體液酸鹼平衡理論的倡導者、中國首部酸鹼平衡理論的專業書籍的作者,還有人說元素與酸鹼平衡理論是由元素平衡專家許慶國提出來的。真是眾說紛紜,讓人一頭霧水。



  不求甚解的酸鹼生活——一個鐵杆挺鹼派的尷尬遭遇



  酸鹼理論還真的影響了不少人,在記者身邊,就有很多人相信這一理論,小艾就是其中之一。



  小艾是一名白領,工作之余經常會到一些健身館鍛煉,做SPA、瑜伽等,健身館的教練就提倡他們這些學員要多吃鹼性食品,如水果、蔬菜等等,而少吃酸性食物,比如肉類、禽類等。小艾覺得這一理論聽上去挺新鮮的,而且也比較符合現代都市人的飲食潮流,不管是從醫學還是營養學角度講,人本來就應該多吃水果和蔬菜,這肯定是沒錯的。於是,她就開始關注這一理論。



  在網上,小艾還搜到很多關於這一理論的延伸內容,講得也都頭頭是道。比如說,人體正常pH值為7.35-7.45,平均為7.40,呈弱鹼性,而低於7.35這個數字就是酸性體質﹔酸性體質是因為現代人攝入魚、肉、禽、蛋、大米等大量酸性食物,使得體內pH值降低,導致了一些現代病的產生,像是無緣無故出現身體疲勞、記憶力減退、腰酸腿痛、頭昏、失眠、便秘等症狀,但是到了醫院又檢查不出什麼毛病。這些理論都是一些國際著名專家提出的,比如日本教授等。不僅僅有理論,還有一些測試項目可以檢測自身的酸鹼度,比如做一些測試題目,或者用PH試紙測試尿液等。小艾兩項都測試了一下,發現自己還真是酸性體質,從此對這一理論深信不疑。



  通過網絡購物,小艾買了一台可以生產鹼水的儀器,專門用來生產鹼水喝,還改變了飲食,從葷食主義改成素食主義。但是小艾的這個改變給朋友們帶來了很多麻煩,一到朋友請客吃飯時,小艾的要求是最苛刻的,葷菜一點不吃,油膩的甜食點心不吃,不喝酒,喝水也不喝碳酸飲料,就是礦泉水也要喝鹼性的水,一桌飯菜,基本沒幾樣是她能吃的,弄得請客的朋友不好意思,她自己也沒吃飽。以前,喜歡美食的小艾可是大家心目中的鐵杆飯友,可是后來,朋友們漸漸都不帶她吃飯了,省得大家尷尬。



  從無葷不歡到強迫吃素



  除了小艾這些年輕人,很多中老年人也對酸鹼體質論深信不疑。趙先生就是如此。



  去年上半年,趙先生因檢查出了高血糖,醫生讓他多注意身體。回家后,家人就對他的飲食開始控制,讓他少吃油膩的東西。妻子無意中從電視上看到一則健康廣告,廣告中的專家說人要多喝鹼水,保持體內的弱鹼性,人患上高血脂、糖尿病等主要原因就是吃了太多酸性食物,並且現場比對了正常人和病人的體液酸鹼度。妻子看廣告說得挺有道理,於是就開始強迫他隻能吃蔬菜水果,並且為他買了很多鹼水喝,以及一些鹼性的保健品。可是趙先生是無葷不下飯的人,但為了健康,每天隻能硬著頭皮吃一些又寡又淡的蔬菜,以前的他從來不喜歡吃水果,但如今在老婆的“逼迫”下也隻好勉強吃幾口。於是,趙先生整天直嘆這種和尚日子太難熬,真不知道是誰提出這麼一個“整人”辦法的。



  那麼,這一理論到底有沒有科學性?



  南京名醫遇到了新問題——中醫名家差點被病人“雷倒”



  28歲的史小姐工作很忙,經常要在各地飛來飛去,競爭的壓力和緊張的生活,讓她嘗到了亞健康的滋味,動不動就感冒,食欲也不佳,常常失眠。有一次,她們公司招待外地來的客戶,在飯桌上,大家免不了要談起保健方面的話題。鄰座的一位女士說,“你知道你為什麼會亞健康嗎?那是因為你是酸性體質的人。酸性體質的人基本上都會得亞健康。”



  “我是酸性體質?”頭一次聽說這個名詞,史小姐大為驚訝。鄰座的女士告訴她,“不信,你就到網上查查,現在非常流行的保健方法。”晚上回家后,史小姐迫不及待地上網查詢。果然,網上有很多關於酸鹼體質和酸鹼食物的介紹。而且再一問,她周圍注重食物酸鹼度的人還有不少。她開始相信這一理論了。



  從那以后,史小姐在日常飲食中就特別注意“酸鹼搭配”。她想,既然自己是酸性體質,那麼酸性的食物就不能多吃。但有一點,她一直搞不明白,按照網上的說法,葡萄屬於鹼性食物,但葡萄吃多了,胃酸好像也會多。史小姐變得越來越糊涂,她決定找醫生咨詢,看看醫生能否給她一個明確的回答。



  “醫生,我是屬於酸性體質的,您看,該吃哪些食物呢?聽說如果糾正‘酸性體質’就可以預防慢性病,那我經常吃小蘇打,是不是就能預防很多病呢?”當她跟王挺醫生提出這些問題時,王挺一時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



  南京市中醫院養生康復中心主任王挺,也是金陵名醫館主任,他是一位中醫名家,多年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對多種慢性疾病有較為豐富的臨床診治經驗。在被問到對酸性體質有多少了解時,他認真想了一會,笑了,“我也是前幾年從媒體上看到這些名詞的,這些說法應該是民間的說法。在主流醫學上,並沒有酸性體質、鹼性體質的專題。”



  王挺說,按照媒體上的有關酸鹼體質的說法,這些內容應該是屬於“基礎生理學”的范疇。凡是醫學院校的學生,都要上這門基礎課的,“但不論是我上學時候學的基礎生理學教科書,還是現在醫學院校學生學的基礎生理學教科書裡,都沒有有關酸鹼體質方面的內容。”



  所以,當有些病人向他提出這個問題時,他也隻能這樣回答,“目前醫學上還不承認這些說法,既沒有關於酸性體質鹼性體質方面的專題試驗研究,也沒有這方面的專業論文。”



  體檢說明人的健康狀況跟酸鹼度沒有必然關聯



  王挺主任的反應非常有代表性。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即使在醫學上非常有建樹的專家,當聽到酸性體質、鹼性體質的說法時,第一反應都是自己是不是落伍了。



  南京市第一醫院腎內科副主任楊江生告訴記者,他在第一次聽到酸鹼理論時,開始也是非常驚訝,以前他從來沒有聽說過啊,難道是一門新的科學理論?於是他開始尋找這方面的資料來研究。在網上他發現這種理論鋪天蓋地,很多健康網站也都以科普的方式推薦這些理論,但是在他看來,這些理論雖然看上去煞有介事,但總感覺太過片面,而且有些地方講得根本不符合醫學常識。並且楊醫生還發現,一般提出這些理論的大多會附加一些保健品廣告或者某位醫生的門診熱線,不太可信。



  而且楊醫生說,郵件中所說的僧尼因為素食,身體都處於優質弱鹼性的說法也值得商榷,因為他也曾為一些僧人體檢過。結果他發現,這些僧人身體確實屬於弱鹼性,但他們的身體狀況並不像呂博士說的那樣“優質”,相反,有些僧人因為長期素食,有些營養缺失,容易貧血,也容易出現所謂酸性體質易出現的疲乏犯困等症狀,而且還容易患上一種低蛋白血症。



  酸鹼體質到底是怎樣確定的?酸鹼平衡理論真的對健康有益嗎?難道這世上還真的有酸人和鹼人之分?記者找有關專家學者展開了更深入的調查。

人體酸鹼理論的是非真假




  酸鹼性體質之說的強勢宣傳下,越來越多的人雖然也感覺它說不清、有時也會自相矛盾,但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都逐漸接受了它。對人體健康而言,這到底是福是禍呢?



  ●酸性體質和癌症到底有無因果關系



  ●人體的酸鹼度自己能不能測定



  ●常吃鹼性食物就長壽且生兒子嗎



  人體酸鹼度的秘密在哪裡



  世界上到底有無“酸人”



  對於酸鹼性體質的說法,江蘇省中醫藥領軍人才、江蘇省中醫院腎內科主任孫偉教授表示,在現代醫學中根本沒有這些詞。



  孫偉教授說,正常人體內的酸鹼度(pH值)穩定在7.35-7.45之間,是偏鹼性的,之所以這麼穩定,原因在於人體有三大調節系統,分別為體內緩沖系統調節、肺調節、腎臟調節。在體內緩沖系統調節中,最重要的是碳酸氫鹽系統,它的“工作原理”就是,體內酸多了,有鹼性物質來中和﹔鹼多了,又有酸性物質來中和。而肺調節,就是當體內酸性物質增多時,人會加快呼吸,將酸性的二氧化碳更多地呼出去,反之則呼吸變緩。腎臟也很重要,它能吸收鹼性的碳酸氫鹽,並排泌酸性產物。



  人體的血液不可能靠吃、睡就“變酸”,隻有當以上三大調節系統出了問題,比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情況下,人體內的酸鹼平衡才會被打亂,出現代謝性或呼吸性酸中毒。孫偉教授說,在醫學上,如果體液pH值低於7.35,就屬於“酸中毒”,而這是嚴重的疾病,必須治療。“酸中毒”主要有一過性和長期性兩種,一過性酸中毒可以迅速恢復,比如暫時性呼吸道梗阻,機體產生無氧代謝,導致血液偏酸﹔長期性酸中毒主要有兩種原因,一是腎小管酸中毒,多由藥物、風濕免疫疾病、干燥綜合征等疾病引起,二是腎功能受損,導致體內的酸性物質排不出去。如果血液偏酸,要立刻就醫,光通過飲食、休息自我調節是不可能緩解的。



  人體出現酸鹼不平衡的狀態,通常是患病所致,例如在快速減肥或罹患糖尿病時,人體內產生的酸性物質明顯增多,甚至出現酸中毒。



  正常人根本就不可能成為酸性體質人,因為不管是在醫學臨床還是在研究中,隻要一個人的身體偏酸,也就是我們醫學上所說的處於酸中毒狀態,不出幾天就必定會死亡。



  小便的酸鹼度與血液的酸鹼度不是一回事



  之所以酸性體質在這些年被頻繁提起,這可能跟臨床上酸中毒疾病較常見有關。孫偉教授說,人體酸鹼平衡紊亂有四種:代謝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謝性鹼中毒和呼吸性鹼中毒,其中前兩者較多見。就酸中毒的治療來說,首先要從“治本”著手——由尿毒症引起的,需要透析﹔由糖尿病引起的,要用胰島素。根本不能靠吃“鹼性食物”來解決。



  而且,雖然食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中不斷產生酸性物質和鹼性物質,但人類在長期適應膳食的條件下,體內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緩沖系統和調節系統,以保障內環境(主要是血液)的酸鹼平衡。健康人血液的pH值恆定保持在7.35-7.45的范圍,一般不會受攝入食物的影響而改變,除非消化道、腎臟、肺等器官發生疾病,造成人體代謝失常。



  網上還有“通過測尿液的pH值來判斷體內酸鹼度”的說法。孫偉教授說,人的尿液本身就偏酸,而尿液的酸鹼度並不能准確地反映體內的酸鹼度。尿液酸鹼度是與飲食相關,吃肉蛋奶時,尿液會偏酸一些﹔多吃蔬菜水果,尿液會相對偏鹼一些。尿液的酸鹼度是腎臟“調節”的結果,它的pH值不能代表血液的pH值。並且,血液酸鹼度不是自己在家能做的。醫學上要求抽動脈血,還要完全隔絕空氣,家裡顯然沒這個條件。



  人體酸鹼度與健康有何關系——腫瘤患者是酸性體質乃因果倒置



  “酸性體質導致腫瘤”是“酸鹼性體質論”中很吸引眼球的一點,60多歲的陳女士就非常信奉。



  為了防止得上腫瘤,有一天,陳女士專門讓女兒到網上查找酸性比較強的食物有哪些。在女兒查到的食物清單中,她驚奇地發現,我們常吃的雞、鴨、魚、肉、蛋、米、面、油、糖、酒等都屬於酸性食物。這下子陳女士可就犯了難,不吃雞、鴨、魚、肉、蛋她倒是能做到,但米、面、油這些都是日常飲食中最基本的食物,不吃這些,還能吃啥呢?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腫瘤科主任李蘇宜說,這樣的擔憂沒必要。腫瘤有很多種,每種腫瘤的誘發因素都不同,目前公認的致癌因素不少,“但到目前為止,醫學上並沒有人體酸鹼性和腫瘤誘因有關的這個說法。而腫瘤是各種綜合因素所致的,這是全世界公認的,不是一個酸性食物或者鹼性食物就能誘發的。”



  “酸鹼性體質論”中有種說法,癌症患者100%是酸性體質。對於這個問題,有的專家認為,不是酸性體質導致了癌症,而是癌症病人在治療中服用了某種藥物導致了酸中毒,是代謝出了問題。



  長壽是吃鹼性食物吃出來的?



  老許也對“人體酸鹼平衡”理論中的一些說法想不明白,如果按照酸鹼體質的說法,常吃鹼性食物長壽,但在盛產壽星的新疆,那裡老人的飲食以肉和?為主,蔬菜攝入不多,還喜歡喝白酒,肉和酒都算酸性的,這似乎跟長壽和健康的規律相悖啊。



  “其實,長期從事體力勞動、有規律的生活是他們長壽的主要原因。新疆的百歲老人大多生活在農村,那裡空氣質量較好,受社會環境的影響也很小,壓力較輕。最關鍵的是老人都會自我調節,保持一種健康的心態。”相關專家分析,他們的長壽好像和常吃鹼性食物的理論沾不上邊。



  控制酸鹼度就能決定生男生女?



  如今,關於酸鹼性體質的話題,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健康的范疇,而且延伸到了生育的領域。結婚兩年的吳女士,正准備要孩子。朋友告訴她,網上有種說法,多吃鹼性的食物容易生兒子,多吃酸性的食物容易生女兒。難道通過飲食可以輕鬆實現生男生女的願望?



  就此事記者採訪了南京地區的幾位婦產科專家、生殖領域的專家,幾位專家認為,在鹼性環境中含Y染色體的精子比較活躍,易優先受精而生男,在酸性環境下含X染色體的精子易優先受精而生女,從理論上來講,這個說法的確有一定的道理,但想通過飲食來改變人體酸鹼度以影響胎兒性別,卻並沒有這麼簡單。



  首先,有人僅憑味道來確定食物是酸性還是鹼性,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認識。比如醋和蘋果雖酸,卻是鹼性食物。正確的說法是,凡經消化吸收代謝后以產生鉀、鈉、鈣、鎂等陽離子為主的屬於鹼性食物,而產生磷、氯、硫等陰離子為主的食物屬於酸性食物。有些味道頗酸的水果,如檸檬、柑橘、楊桃等,進入人體后經代謝會變成水和二氧化碳,后者經肺呼出體外,剩下的陽離子便佔據優勢,故仍屬鹼性食物。而吃起來並無酸味的肉、魚、蛋、米和面,經人體代謝后產生的陰離子較多,卻屬於酸性食物。



  關鍵問題是,我們所吃的食物並不會輕易改變人體的酸鹼度。在正常情況下,人們體內的酸鹼度是相當恆定的,因為體內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緩沖物質,像碳酸鹽、磷酸鹽和蛋白質等,它們可以防止體內酸鹼度發生急劇變化,使身體不受外來因素的影響。同時機體還能通過肺、腎等臟器進行調節,以保持人體生理需要的pH值。因為這些緩沖機制,不管攝入什麼食物,都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影響。要知道,任何食物要經過的第一關就是胃,然后才是腸。在這樣的緩沖機制下,任何食物在胃裡都呈酸性,到了腸裡就都變成鹼性的了。



  因此,試圖通過飲食來改變體內的酸鹼度是不可能的,利用調節飲食的酸鹼度來人為決定生男生女的想法更是不切實際的。



  食品引起酸性體質的研究報告根本不存在



  “酸鹼性體質”一說給許多人造成了困惑,在營養學家看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江蘇省營養學會副理事長袁寶君教授介紹,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並沒有這樣的說法。近年來,有關食物酸鹼性質的宣傳文章很多,但諸如“選擇食物要注意酸鹼平衡”、“酸性食物對健康有害”的宣傳,卻在誤導居民健康飲食。有關專家在檢索了全球近50年來1000多篇有關機體酸鹼平衡的論文,也沒有發現因為食品酸鹼性引起酸性體質的研究報告。



  據介紹,早在上世紀40年代,有研究食品化學的學者將食物燃燒后剩下的殘渣溶於水,再測酸鹼度,以此分析食物中的礦物質成分。在食物的化學研究中,食物可以分為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或稱為成酸食物和成鹼食物)。分類根據是按照食物燃燒后所得灰分的化學性質,灰分中含有磷、硫、氯元素較多的溶於水后生成酸性溶液,而鉀、鈉、鈣、鎂含量較多的灰分則生成鹼性溶液。這種研究主要用於評價食物的化學性質,特別是在食物礦物元素含量的測定中使用很多。



  但食品化學研究與食物進入人體后復雜的代謝有著天壤之別。食物分為酸鹼性是食物化學的研究范疇,跟食物進入體內以后的代謝變化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食物進入人體后,經過消化吸收和各種復雜的代謝反應,形成數以千計的產物。這些產物有酸性、鹼性,還有很多呈中性。血液的酸鹼度是各種代謝產物綜合平衡的結果,不是僅僅由食物燃燒后剩余的幾種礦物元素就可以決定的。



  蔬菜水果有益健康並非因為屬於鹼性食物



  中國營養學會特別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作出了澄清:“‘食物酸鹼平衡論’稱,谷類、肉類、魚和蛋攝入過多可以導致酸性體質,引起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腫瘤等慢性病﹔蔬菜、水果屬於鹼性食物,能夠糾正酸性體質,防治慢性疾病。事實上,蔬菜水果之所以能預防上述慢性疾病,是因為它們產生的能量低,且富含維生素、礦物元素、膳食纖維等,而不是鹼性的作用。”



  “現在所謂的酸性鹼性食物說,是脫離了人體自身調節功能來說事的,缺少了基本的現代醫學知識,同時也是缺少科學証據。正常人體具有很強的電解質調節功能,包括人體的呼吸、腎臟等系統,可以把身體恆定在一定范圍,而不是靠鹼性食物來中和的。”袁寶君如是說。



  人體酸鹼濃度是一個動態平衡



  南京市中醫院的謝英彪教授說,人體酸鹼度的正常調節是通過血液自身、呼吸及腎臟的調節來維持體內酸鹼平衡的。在人體內,酸和鹼是永遠處於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就會不斷地攝入和產生酸性及鹼性的物質。正常情況下,酸鹼物質在體內的濃度是不斷變化的,但是人體會對其進行及時的自我調節。人體胃酸的濃度很高,但是血液中的酸鹼度仍維持在正常范圍,便証實多數正常人具備自身調節水平。



  “所以,不必過於關注食物的酸鹼度,即使某天或某頓吃的酸性或鹼性食物多了一些,也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不會對健康有多大妨礙。”謝英彪教授說,現在有些廠家為了宣傳、推廣鹼性水等保健品,極力宣揚酸性食物有害論,這是不正確的。



  袁寶君教授也認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強調“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建議“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制品”,還提出“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都是根據近年營養學的研究成果,為改善中國居民營養狀況而提出的膳食措施。而按照“食物酸鹼平衡論”,將魚、禽、蛋和瘦肉等食物都歸類為“酸性食物”,將使人們在選擇食物時處於無所適從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