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4

喝下重覆煮沸的開水會致癌?維生素C及酚性化

如果水反覆地一再燒煮,會使水中的「硝酸鹽」轉變成「亞硝酸鹽」,而


「亞硝酸鹽」會使人體中的血紅蛋白變成「亞硝酸基血紅蛋白」,使得紅


血球失去攜帶氧氣的功能。因此,如果經常飲用重複燒煮的水,會造成組

織缺氧、呼吸急促、胸口沈悶、嘴唇和指甲呈現紫色,或是容易愛睏等現

象。如果再嚴重些,「亞硝酸鹽」進入體內之後,經過胃酸作用,可能再

轉換成致癌物質「亞硝胺」。



如果你家裡使用的是開飲機,是否考慮隨時注意加水呢?因為新一代開飲

機通常具有控溫及自動加溫的裝置,水位不夠,不能及時補充生水的時侯

,裡面的開水就會一再煮沸。為了省事把水壺內溫度尚未冷卻的開水,再

稍微煮沸飲用的動作,今後也該改一改了!因此,飲用這些重複燒開的水

,對身體健康只有負面影響,為了健康著想,還是不要太節省瓦斯。


營養師回答    營養保健諮詢科 饒月娟營養師回答:

人體百分之七十的組成是水,因此,水對人而言是很重要的,但是由於人

類越文明,污染也越多。我們每天喝的水,並非只是單純的H2O,水含

有鈉、鉀、鎂等礦物質,也有因污染而可能存在的細菌,氨、氮、鐵、錳

、砷、硝酸鹽類、過錳酸鉀、苯酚類、環己烷胺、硫化氫、漏油等,還有

自來水處理過程中,添加主要為氯的消毒劑,一般情形是水質監測及處理

會訂出安全含量。



水中的硝酸鹽及亞硝酸鹽是會同時存在的,因為硝酸鹽能很迅速的被還原

成亞硝酸鹽,加熱時是會使反應偏向還原為亞硝酸鹽進行,而亞硝酸鹽會

再與胺類反應而生成氮-亞硝基化合物或亞硝胺(此反應為亞硝化),此

反應在人類的胃、結腸、膀胱、唾液中都有可能發生。



硝酸鹽存在很多食物中,蔬菜(因種植時施予肥料,而含有硝酸鹽)、飲

用水,和醃燻加工的肉類(香腸、火腿、熱狗、臘肉等),但因研究證實

食物中維生素C及酚性化合物等,可阻斷亞硝化反應,因此可以形成一防

禦作用,但是仍須提醒大家:避免食入過量的硝酸鹽類,避免經常食用添

加硝酸鹽類的加工肉品,和反覆煮滾飲用水或飲用未經處理的地下水、井

水都是預防方法。

我的肝功能檢查知多少---

***************
http://hospital.kingnet.com.tw/activity/hepatitis/html/paper.html

-------以上可看驗血報告-------

肝功能大概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代謝作用:

飲食中的各種營養物質的新陳代謝都是在肝臟中進行,包括醣類、蛋白質、脂肪、維他命及荷爾蒙等。

例如肝臟可將葡萄糖轉變成肝醣貯存起來,將脂肪酸轉變成脂蛋白及膽固醇。所以肝臟一旦發生病變,這些物質的新陳代謝便會出現問題,而影響食欲。

二、轉化作用:

藥物進入體內後,特別是口服藥,會迅速被吸收到腸壁的血液中,再經肝門靜脈(供應肝臟養分的兩條血管之一)流入肝內。在肝細胞中藥物被轉化成具活性的型態,而後隨著血液循環至其作用部位去發揮其功效。

三、解毒功能:

進入腸胃道的各種外來物質或是腸胃道產生的有毒物質(如:)皆經由肝門靜脈流入肝臟內。這些物質在肝細胞內經過幾道解毒程序後轉變成無毒物質,再由尿液或膽汁中排出體外。
四、合成蛋白質:

蛋白質的合成是肝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血液中的蛋白質如球蛋白、白蛋白、纖維蛋白原等都是由肝臟製造出來的。其中又以白蛋白負有最重要的使命,因為血中的白蛋白減少,血液的滲透壓就會下降,造成臉部及四肢浮腫,甚至腹水。另外體內參與血液凝固的重要蛋白質凝血因子」,也是由肝臟製造出來的。因此如果是肝功能不好,皮膚較易產生瘀青或出血。

五、排泄功能:

肝臟製造的膽汁可以促進腸胃道的消化吸收。當衰老的紅血球被破壞時,血紅素會轉變成膽紅素。血中的膽紅素經肝細胞吸收處理後,會轉變成水溶性的直接型膽紅素而排入膽汁中,最後流入腸胃道排出體外。




不論是何種疾病,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當然治癒率就會高。肝病也一樣,治療的成功與否,取決於是否早期發現。但惱人的是,肝臟本身沒有什麼神經,是個「沉默的器官」,而且儲備力很強,正常的肝臟割掉百分之八十都可以存活,因此不易在生病時發現症狀,很難早期發現。除了急性肝炎之外,肝病都是慢慢進行,等到有症狀出現時,多半已是重症!


話雖如此,但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細心注意,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亦可能在嚴重惡化之前,發現肝病的徵兆。下面所列的項目是肝病主要的自覺症狀,若民眾發現有類似症狀,務必要請肝膽專科醫師診治,切勿因一時疏忽,而斷送自己與家人的幸福。

一、身體倦怠無力:

大部分疾病都會有疲倦的症狀,疲倦可以說是一種身體不適的警訊。肝臟功能是維持人體生理機能所需,因此肝炎發作或肝硬化、肝癌末期都會有疲倦的症狀。反之,若只有疲倦症狀,就不能妄下斷語說是肝病造成,需做進一步檢查,才能找出真正的原因。

二、食慾不振、噁心、嘔吐:

食物經由腸胃道消化吸收之後,各種營養物質會透過血液送到肝臟,做進一步的處理。因此肝病發作時,肝臟無法「消受」,造成「塞車現象」,所以就會有味口欠佳、噁心、嘔吐的現象產生。

三、黃疸:

肝機能失調時,血液裡的膽紅素無法被肝細胞吸收轉化而排出體外。因此造成血中的膽色素量增加。遍佈全身,並附著於皮膚和粘膜上,使眼白與全身皮膚泛黃,造成黃疸現象。黃疸的症狀首先會出現於眼白,然後漸漸擴散到臉部、手掌以及胸部的皮膚。

四、肝昏迷: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肝臟機能嚴重破壞時,人體新陳代謝所產生的毒素如,就會隨著血液流到腦部,造成肝昏迷的現象。

五、男性女乳症:

男性荷爾蒙與女性荷爾蒙統稱為性荷爾蒙。肝臟會不斷地新陳代謝這些荷爾蒙。肝硬化嚴重時,荷爾蒙的代謝便無法順暢進行,如此一來血液中的性荷爾蒙的量會增加,其中較明顯症狀就是男性女乳症。另外病人如果長期使用利尿劑Aldactone,有時也會產生相同現象,但停藥後症狀就會消失。

六、容易出血、瘀青:

肝機能不佳時,肝臟製造出來的凝血因子會減少,因此較容易產生瘀血及出血傾向。

七、水腫:

肝臟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合成蛋白質,其中白蛋白的功能尤其重要。肝機能不佳時,肝臟製造的白蛋白不足,血液的滲透壓就會下降。這樣一來,血液的水份就會流到組織裡,造成臉及四肢水腫。又由於重力的關係,水份大部分都會聚集在下肢,所以肝病的病患常有下肢水腫的現象。

八、腹水:

和水腫的原因相同,肝機能不佳時,血中的白蛋白減少,血液的滲透壓降低,使得血液裡的水份由腹膜滲透到腹腔。腹水現象一般在肝硬化嚴重時較常見。造成腹水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肝硬化時門靜脈(收集胃腸血液回到肝臟的血管)壓力升高,所以胃腸血管內的水份便會滲透到腹腔中。

九、脾臟腫大:

肝硬化時,門脈壓力升高,使得脾臟血液無法回到肝臟,而造成脾臟肥大,及功能亢進。最後導致血液中的白血球及血小板嚴重不足,影響血液的凝血機制。

*********************************************************************************
台灣有將近300萬個B型肝炎帶原者,知道自己有B肝的只有100萬人,30萬個C型肝炎患者,可能會變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導致肝癌。


肝臟沒有神經,疼痛時肝臟的腫瘤都已經很大,病人往往只剩下3~6個月的生命。

應該要做以下幾種檢查:

1--肝功能檢查(GOT和GPT):只能看出肝臟是否正在發炎,但不能檢查出感染哪一種肝炎病毒,也不能看出是否有肝硬化或肝癌。又稱為「肝發炎指標」

2--B型肝炎和C型肝炎檢驗:B型肝炎病毒是造成肝癌的頭號兇手(約佔80%),而C型肝炎病毒是第二號兇手(約佔10~15%)。更有數字顯示,B型肝炎帶原者罹患肝癌的比率比非帶原者高出150倍。

B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有一層蛋白質,稱為「表面抗原」,人體製造出來對抗抗原的物質稱為「表面抗體」。「表面抗體」能中和「表面抗原」,具有保護作用。

因此,當檢驗報告出爐,說你「表面抗原」呈陽性反應者,表示體內有B型肝炎病毒,是B型肝炎帶原者。反之,「表面抗體」呈陽性反應者,表示你可能曾被B肝病毒侵犯,但身體成功抵抗病毒,形成抗體,有抗體保護,以後就不用擔心B型肝炎病毒的威脅。

目前醫學上能檢測的C型肝炎抗體並沒有保護作用,因此,C型肝炎抗體呈陽性反應者,表示曾感染過或現在正感染C型肝炎病毒,卻不能對C型肝炎病毒具有免疫作用。至於C型肝炎抗體呈陰性反應者,表示沒有感染過C型肝炎。

3--腹部超音波檢查:有些腫瘤長在超音波監測的死角,腫瘤太小也掃不到,要找可靠、認真的醫生。因為醫生的判讀會影響診斷結果。

肝癌由一公分長到三公分,最快需要4~6個月,而超音波可以發現一公分左右的腫瘤。所以,如果第一次做超音波沒照到的腫瘤,4~6個月再照一次,腫瘤應該還在三公分以下。這也是為什麼醫生建議肝癌高危險群,應該在4~6個月之間要做一次超音波和胎兒蛋白檢查。

4--胎兒蛋白檢查:胎兒蛋白是在胎兒時期才會分泌,出生以後這種分泌的功能就會消失,正常值20,若發現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者或C型肝炎感染者,就要進一步做胎兒蛋白和腹部超音波檢查,以確定肝臟是否有腫瘤。

在統計數字上,有70~80%肝癌病人的胎兒蛋白指數會升高,有20%的病人不會升高。有三分之一小型肝癌(小於5公分)病人胎兒蛋白也不會升高。因此,胎兒蛋白正常,不一定代表沒有肝癌。

5--電腦斷層檢查:超音波ok,胎兒蛋白偏高,電腦斷層檢查,發現0.6公分的腫瘤,血管攝影,確定肝臟惡性腫瘤。利用X光透視的原理,配合電腦,將人體結構由上而下,一層一層的顯示出來,能診斷腫瘤的位置和數目。

6--血管攝影:是從腹股溝找到股動脈,插入一根細長的管子,向上沿主動脈到肝動脈,打入顯影劑以後,連續照像。

7--肝穿刺:通常是採局部麻醉,在超音波指引或定位下,進行穿刺,取出一小部份的肝組織或肝細胞,檢查病人是否有慢性發炎、肝硬化、或肝癌。肝穿刺不會對肝病有不良影響,反而可幫助醫生選擇最好的治療方法。

痛風男 10年來倍增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國內男性痛風問題愈趨嚴重,衛生署委託中研院研究發現,男性痛風盛行率由十年前的四.七四%上升到八.二一%,幾乎增加一倍;醫師表示,痛風族群的確有年輕化的趨勢,病患最小年齡僅八歲,應與高熱量飲食、肥胖有關,而低脂牛奶可降低尿酸,建議痛風患者多喝一些。

此次的研究收集北、中、南地區六千多位成人體檢資料、疾病史、飲食回憶及飲食觀念等進行統計分析,與前十年的研究統計結果進行比較。

研究發現,男性痛風盛行率十年來大幅增加,以十九到四十五歲增加幅度最大,由三.四%上升到七.二%。女性則變化不大,從十年前的二.一九%微幅增加到二.三三%。

宏恩醫院痛風中心主任陳峙仰表示,女性荷爾蒙會降低血中尿酸,所以女性痛風盛行率比男性低很多。門診中,痛風病患男性佔了九十五%,女性僅佔%。

民國八十年以前,痛風病患多在五十歲以上,但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十到二十歲的痛風病患已經很常見,痛風常在腳拇趾及腳踝出現紅腫熱痛

陳峙仰指出,痛風產生機轉主要有兩種..

1--種為高熱量飲食肥胖,造成腎臟無法排出尿酸

2-1--種機轉為飲食攝入--可透過減重及飲食調整改善
2-2--是人體代謝產生普林,因肝功能異常無法正常將尿酸排出,在體內關節處堆積產生痛風。

陳峙仰強調,美國相關研究指出,中廣性肥胖者得到痛風的危險度是正常者的三倍,普林影響反而不是那麼大,很多人以為香菇、黃豆含普林,不適合痛風病患吃,事實上,香菇及黃豆含的是中普林,只要不過量,對痛風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